找到相关内容361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供养人画像与唐宋敦煌世俗佛教

    了。   甬道供养人画像之外,在洞窟内供养人画像前的引导僧也常常被取消,其中第98窟是个代表。在各壁面,大量的男女供养人画像均不画引导僧像,因为这些人或为归义军政权的统治者,或者说是他们的眷属,或高级...

    沙武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3369983.html
  • 敦煌遗书S.2838《维摩诘经》的题记研究

    。还日请住此国三年,受弟子供养。若当来成佛,愿弟子如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等与师作外护檀越。仍屈停一月讲《仁王般若经》,中间为师营造行服。法师皆许。太妃甚欢,愿与师长为眷属,代代相度,于是方食,其节志贞如此...

    钱伯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32070169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二辑(1)

    出家之沙门,如不能发悲心度众,无时无刻不以众生为念,即是没有出家。  如不能摒除私欲,畜有私人财物、挂念亲友眷属、贪著饮食美味,即是没有出家。  如争夺权位,排挤同修,以邪说谣言煽动沙门或居士,即是没有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270225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一辑)

    无视万斗恒沙,是为披沙拣金,历劫冶炼。  一位真正的禅者誓生娑婆,领其眷属,待彼弥勒,岂有生西之念耶?   第46篇   “无明实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”,永嘉老儿闪了舌头,地狱天堂凑在一起穷快活。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6.html
  • 亲友书释·白莲鬘

    大王你不仅为了自己,哪怕是为了供养处比丘、婆罗门、天尊、亲友贵客、父母、王妃以及眷属也绝不能造罪业,否则,自己感受地狱的异熟果报时其他人一丝一毫也不能分担。   子二、需断彼之理:   有者所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0470265.html
  • 涉及吐蕃美术的唐宋画论

    ” 与《寺塔记》“佛殿内,西座番神甚古质”所记完全符合,故“门东里面,贤门野叉部落”,可见所说“番神”乃北方天王及其药叉眷属⑥ !这里说得很清楚,此“番神”属于“西番”,是吐蕃神⑦。 《历代名画记》...

    谢继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4270304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杂俎篇(二)

    所说的是十度的自性,设若摄及它们的眷属,那末十波罗蜜,每一种都是以一切俱行的功德为它们的自性。  丙、明相  上面是说十度的体,现在来说十度的相。十波罗蜜的相,要依七种最胜的功德才能摄受,它才可以建立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770425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四)

    姊妹、子女、眷属等等。如果有宿命通的人,怎样肯忍心去食自己最亲爱的……父母子女们的肉呢?故经云:‘一切众生,从本以来,辗转因缘,尝为六亲,以亲想故,不应食肉。’  (2)在印度当时有一种风俗,当屠夫的...约平等,约博爱等等的意义上说,都以不食肉为美德。因为一切众生,佛说都是过去的父母,未来的诸佛,互为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子女眷属,岂有讲平等,说博爱的人,而肯食自己的父母兄弟等的血肉呢?况且人死为畜,畜死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1070438.html
  • 包容、和谐、快乐——弥勒信仰与和谐社会浅述

    次序,《弥勒三经》的内容大致如下:  就《弥勒上生经》所记,佛陀在舍卫只树给孤独园,举身放光,金光闪耀,遍满舍卫城。佛陀的常随弟子——摩诃迦叶、大目犍连、舍利弗、文殊师利等人,各各率其眷属,云集佛前,听...

    潘建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2370566.html
  • 大乘佛教伦理现代化重建课题试论

    以便与一切众生共同成就无上菩提。又如《大般涅盘经》主张大乘戒优于小乘戒律,强调菩萨应当坚持自行的五支戒与护他(利他)的十戒。自行五支戒即是菩萨根本业清净戒、前眷属余清净戒、非诸恶觉觉清净戒、护持正念念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5470794.html